•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人物

李长斗:加快我国网信人才制度体系建设 引领互联网发展新态势

时间:2023-08-25 17:12:48   作者:李长斗   来源:综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阅读:1290   评论:0
内容摘要:(作者系:法学博士,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优秀专家,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等国家部委评选为“全国平安英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和奖项20多次)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人者兴,失人...

李长斗:加快我国网信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引领互联网发展新态势 图1

(作者系:法学博士,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优秀专家,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等国家部委评选为“全国平安英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和奖项20多次)

    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在一切生产工具中,最强大的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人者兴,失人者崩”,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信事业建设,就进一步巩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做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路进行了科学谋划和理论升华,是引导中国网信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指南和行动遵循,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体现出大国领袖的责任和担当。我国网信事业曾经丧失了与世界共同进步的大好历史机遇,作为一个经济强国落到了在互联网上被动挨打的境地。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网络大国,逐步向网络强国迈进,今天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越来越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失之交臂。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网信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应该放在重中之重研究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2023年7月14日至15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党中央关于网信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网信部门要忠于党和人民,勇于担当作为,善于开拓创新,敢于斗争亮剑,甘于拼搏奉献,为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贯彻会议精神,我们必须着眼互联网发展新态势打造人才制度体系建设,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着力强化党管网信人才原则,着力加强网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网信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创新网信人才培养使用的体制机制。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一、网信队伍发展思路要始终引领互联网新态势,把握意识形态规律及应对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网信事业的重要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切实肩负起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坚持党管互联网,坚持网信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治网之道,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坚持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坚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大力推动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网络强国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网信队伍必须主动应对当前互联网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挑战,主动适应全球互联网快速发展下新技术的应用,把握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性,深入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把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推向新阶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掌握互联网发展的应对策略。一是讲究辩证法避免片面性。互联网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网信战线党员干部应当学会从发展变化中看新态势,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要讲究辩证法,避免片面性。对国际互联网意识形态的斗争与妥协、紧张与舒缓、政治考虑与经济因素、高潮与低潮、衰退与复苏;对国内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成就与困难、冷与热、文明与愚昧、廉政与腐败,等等,都要实事求是地、一分为二地予以分析,不能绝对化、简单化。好形势中隐藏着新问题,困难中孕育着新希望,事务总有转化的一面。二是做到高瞻远瞩为我所用。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各种矛盾是复杂的,要善于分清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面、支流与主流,不能等量齐观、平起平坐,各打五十大板。要注意把握互联网发展的全局形势,然后确立部门、地区、行业形势在全局中地位,做到高瞻远瞩,思路开阔,顺势而为,掌握核心,超越发展,为我所用。三是增强网络宣传工作引导力。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党委政府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网络舆论,重点是防止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在网上传播,持续依法依规打击非法网上活动,净化网络环境,凝心聚力搞发展,坚持负能量要下来、正能量要上去工作原则。四是加大核心技术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提高我国互联网管理发展能力,加大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不良信息的监测处置能力,核心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举措。五是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组织领导。我们党委和政府要始终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列入重要议事议程。高度关注互联网等新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强势,把持续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放在工作首位,掌握网络条件下舆论和舆情工作发展规律。树立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意识形态主导作用,增强互联网意识形态战斗力和生命力。

二、网信队伍工作举措要深化网络强国战略,确保舆情依法依规处置再上新台阶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呼唤互联网管理人才,造就互联网人才的伟大时代。互联网人才发展是根据网络强国战略的需要,通过充分发挥人才制度体系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层次和水平,开展创造性劳动,为网络强国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分析网络意识形态。如何看待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意识形态建设和舆情管理处置工作,是认识问题、政治问题、安全问题、战略问题、一个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问题。一样的形势,一样的问题,经常有歧见和争论,这反映出看问题的角度和立场不同。只有站在党和国家、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深入研究其发展规律与核心内涵,才能彰显政治家、战略家建网、管网、用网之道,才能彰显新时代中华儿女的历史担当,才能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筑起坚不可摧的网络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不断开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境界。二是巩固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用法治化手段推动互联网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走出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管网建网治网之道,形成一系列顺应网络发展态势,科学完善创新引领的新思路新举措,让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持续巩固不断践行。三是大力倡导“网信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坚决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了“忠诚、担当、创新、廉洁、团结、奉献”的12字“网信精神”。“网信精神”的主体是网信工作者,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这就要求我国网信工作者,切实提高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能力和超前把握能力,提高互联网舆论引导能力和舆情危机化解能力,提高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和网络安全技术自主研发的保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确保网信团队永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保持政治本色。四是提高综合治网能力。尽快完善省市县乡(街道)党委政府组织领导管理、企业重点履职尽责、社会各方共同监督、网民依法依规自律的综合治网管网的体制机制。五是创新形式手段。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亿万网民,巩固发展力量,线上线下把握时度效,搞好网络统战,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共同思想基础。六是监督平台企业责任落实。互联网不能作为传播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平台。要24小时监督互联网平台公司职业操守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自律行为,发动网民主动性、积极性参与互联网的监督治理工作。七是强化统筹协调。网信管理部门要牵头对涉及经济、社会、宗教、政法、文化、政治、文化、军事等相关领域的网络安全问题,强化统筹协调力度,落实主体责任。贯彻好中央确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网信队伍机制建设要不断科学优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

    在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道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尽快解决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战略问题。当前重中之重要着力加强网信队伍人才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党管网信人才原则。人才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人才掌握在谁的手中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得到更好实现,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让人才发挥其应有作用,通过人才作用的发挥实现人民利益。在互联网飞速发展态势下,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确保网信工作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要健全网信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在党的领导下构建良好有效的网信人才工作格局,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让“多劳者多得”“为担当者担当” “让大家看到希望”。要增加人才投资,统筹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投入,确保人才投资成为真正的战略投资。要切实提升人才保障水平,给予优秀人才充足的保障。要构建人才合理流动体系,既要允许人才合理流动,也要避免人才过度流失。二是大力培育网信战线党政人才。按照马克思恩格斯人才观的主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大有裨益。党政人才是互联网发展管理的要素,但不同层次的人才对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作用不尽相同,高层次的人才比其他中层次和低层次人才在促进互联网发展管理中的作用要更大。因此,我们在当前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培养、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鉴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尤其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增加人才的知识性、科技性收入。此外,“宽容改革创新者失败” “让真抓实干者有尊严”,要让网信战线党政人才、网信事业发展“带头人”、舆情管理处置工作人才排除一切“干扰”,让他们的作用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三是全力锻造网信铁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政治标准与专业化工作能力的网信干部队伍,这是网信事业长期兴旺发达的组织保证。选好配好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注重培养网信干部的高职业能力和专业性,以适应网信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网信战线的党员干部 “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奋斗过程中,网络科技创新,反映了不同形式的专业精神,他们都是干部队伍建设中需要着重培养的专业施政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密集的信息生产造就了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这样的境遇要求网信队伍的学习本领要更加注重网络信息生产和传播规律的掌握;同时瞬息变幻的网络舆论对网信队伍驾驭风险的本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驾驭风险的前提工作是做网络舆论的参与者,走网络群众路线,网信队伍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做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增强了解网络民意、开展网络工作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网络意识形态,组建一支党和人民真正需要的好队伍、选拔党和人民真正需要的好干部。四是灵活放权是核心引擎推动人才效能现代化。盘活用好人才资源,既靠市场“无形之手”的决定性作用,也靠党委政府“有形之手”的强力推动。人才效能现代化需要强化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探索下放人才评价权限,加快建立企业自主引才和人才自主培养机制,逐渐从传统的“家长式”引才用才转向优化各级党委政府职能,主动跟进市场、支持市场、补位市场,实现党委政府奖补和市场流动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实现人才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推动人才效能现代化的建设。五是改革人才任用体制机制。互联网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针对互联网的这一特点,改革人才任用体制,打破条条框框陈旧的规章制度,打破束缚人才发展的思路观念,打破 “体制内体制外”偏见,打破身份界限、地域界限、年龄界限、资历界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新态势,以人为本,为我所用。改革人才使用体制,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网信事业发展的关键,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网信业务创新发展需要大量互联网企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研发力量。网信事业建设发展的保障措施必须紧跟时代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制定发展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和细分精准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国内外企业家、行业专家、知名学者、科研人员的事业建设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创造力,使其投入到网信事业的建设当中,献计献策。同时以全球视野改革人才使用政策,建立配套制度,构建支撑体系,鼓励引进高端人才建设网信事业。通过改革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处置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信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实现网络强国战略。

李长斗:加快我国网信人才制度体系建设引领互联网发展新态势 图2


标签:发展  建设  人才  我国  制度  
相关评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http://www.zgxyjjbd.com

版权所有 2008-2023

《中国县域经济


Powered by OTCMS V3.72